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衰竭
编号:13569192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新医学》 2019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FNC)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4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氧疗方式分为HFNC组(20例)和鼻导管常规氧疗组(对照组,20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4 h时2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CO2、氧合指数,评价2组的湿化满意率。结果 治疗前,HFNC组和对照组间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CO2和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24 h时,HFNC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CO2、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均比治疗前改善(P均< 0.05);HFNC组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氧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均< 0.05)。HFNC组的湿化满意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25%(χ2=17.289,P < 0.001)。结论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HFNC的效果优于鼻导管常规氧疗。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气道湿化

    急性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是急诊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氧疗是急性呼吸衰竭的基本治疗手段,鼻导管常规吸氧是最常使用的氧疗方式,但存在吸气峰流量不足或不稳定、吸入气体干冷造成痰痂形成,气道压力升高等,患者的耐受性和舒适性较差。经鼻高流量鼻導管湿化氧疗(HFNC)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呼吸支持手段,近年在国外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1-2]。HFNC是一种通过柔软的鼻塞导管直接将一定氧浓度的高流量混合气体输送给患者的氧疗方式,可保持37 ℃恒温、100%相对湿度,可调节0 ~ 60 L/min流量,21% ~ 100%氧浓度,在治疗过程中可冲刷鼻咽部减少死腔,并且可产生一定的气道正压促进肺泡开放,提供恒定氧浓度的温化湿化气体,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性[3]。该装置已被推荐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但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的研究探讨较少。为此,本研究以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HFNC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ICU(EICU)和急诊观察区收治的4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因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19例,重症肺炎20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1例。40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在海平面标准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血气分析显示PaO2 < 6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伴有PaCO2 > 50 mm 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排除标准:入选研究对象就诊前使用氧疗,合并恶性肿瘤、多发伤、脑卒中以及明确的胸部肺脏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使用的氧疗方式分为HFNC组(20例)和鼻导管常规吸氧组(对照组,20例)。2组呼吸衰竭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起病至就诊时间间隔、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见表1。本研究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治疗操作均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患者或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方 法

    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利用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对氧气进行湿化和流量的调节,连接湿化瓶和中心供氧。HFNC组选用费雪派克呼吸湿化治疗仪(AIRVO),以实现高流量湿化氧吸入疗法,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吸入氧浓度(FiO2)为30% ~ 100%,流量20 ~ 60 L/min,吸入气体温度保持37 ℃。

    三、临床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时,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生命体征的相关数据由迈瑞床边监护设备(型号BeneView T8)实时监护获取;抽取动脉血使用雅培i-STAT300-G血气分析仪检测血pH值、PaO2、PaCO2,并计算氧合指数(FiO2/PaO2)。

    四、湿化效果评价

    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时,由专人根据痰黏稠度判定湿化效果:Ⅰ度黏痰为痰液稀薄,米汤样或白色泡沫痰,吸痰后吸痰管内壁无痰液滞留,为湿化过度的表现;Ⅱ度黏痰为白色或淡黄色痰液,无凝结,吸痰后吸痰管内壁少量滞留,为湿化痰液理想的表现;Ⅲ度黏痰为黄黏痰,外观明显黏稠,有痰痂形成,吸痰后吸痰管内壁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为湿化不足的表现。Ⅱ度黏痰为湿化满意,Ⅰ、Ⅲ度黏痰为湿化不满意[4]。分别统计2组患者中湿化满意者所占比例,记为湿化满意率。

    五、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治疗前后2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HFNC组和对照组间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CO2和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治疗24 h时,HFNC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CO2、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均比治疗前改善(P均 < 0.05);HFNC治疗组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氧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均 < 0.05),见表2。

    二、2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湿化效果比较

    HFNC组湿化满意18例(90%)、不满意2例 (10%),对照组湿化满意5例(25%)、不满意15例(75%),HFNC组患者的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17.289,P < 0.001)。, http://www.100md.com(刘书雁?韦伶郁?陈伟栋?徐嘉)
1 2 3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衰竭